“公益诉讼让生活更美好”
——记珞珈公益法律职业发展论坛第五期主题讲座
3月28日晚7点,珞珈公益法律职业发展论坛第五期主题讲座——“公益诉讼,让生活更美好”在东南大学法学院法律诊所课堂举行,此次讲座由公益法中心和东南大学法学院共同主办。
本次讲座主讲人于方强及其所在的公益机构“南京天下公”(以下简称“天下公”)致力于各个领域的反歧视倡导,曾主办和援助过众多重大影响性诉讼。此次他做客公益法律职业发展论坛,引导同学们思考权利选择和美好生活的关系,与法学院的同学们分享了“天下公”从事公益诉讼的经验和实际效益,以及对公益法职业的思考。
讲座开题以虚拟主人公小明及其家人在就业、国考、入学、医保等大小事件上遭遇的制度性歧视和不平等待遇为故事背景,引发了大家对自由选择的权利和个人生活关系的讨论。接着介绍了“天下公”办理的许多有重大影响力的公益诉讼及这些个案引发的全社会范围的制度变革,包括“反就业歧视第一案”、“乙肝歧视案”等等,这些公益诉讼获得了“十大影响性诉讼”等多项社会褒奖,也引发了法律和制度的变革,进而改善了弱势群体的生活,他们第一次享受到平等。
最后,于方强又通过普通大学生刘艳峰申请政府信息公开和残障人士朱明建为广东省残障人群体争取和落实免费乘车权利的现实例子,让大家看到了公益诉讼对个人生活乃至整个社会带来的改变。同时,他还透露了“天下公”下一阶段的工作重点——艾滋病就业歧视。
在讲座现场,东南大学法学院李煜兴副教授点评了于方强的发言。他总结道,一旦制度性的歧视和不公平无处不在,在生活中人人都可能成为“小明”。我们应摒弃“存在即合理”的观念以及对不公平制度逆来顺受的做法。个案改变中国,只有越来越多的人关注、投入到公益诉讼中来,才能使社会制度越来越公平,才能使越来越多的人享受到自由选择的权利。李教授相信“行动一定会带来改变”。他鼓励参与讲座的同学能够尝试投身到公益法职业,积极行动,以法律人的学识和胆魄,改变现有制度下存在的不公平、不合理的现象。
讲座激发了在座同学对公益诉讼的热情和关注,他们进一步对天下公和公益诉讼提出了一些具体问题,例如公益组织的资金支持、工作中的阻力与困难、目前的进展等等,于方强都一一进行了详细的解答和说明。
阳春三月,珞樱缤纷,公益法律职业发展论坛一共举办了3场。公益法中心会在4月继续为法科学生和青年法律人带来更加多元、有力的声音,讲座信息会通过网站、微博、微信发布,也欢迎您与我们互动、交流。